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全年为全省渔民会员 提供1432亿元风险保障

   日期:2022-11-28     浏览:72    
  “出海要保险,保险找互保”已经成为我省渔民的共识。自2004年我省探索建立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制度以来,政策性互助保险已基本覆盖全省捕捞渔船及渔民,保障水平持续攀升,基本满足渔民风险转嫁需求。2018年,我省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业绩再创新高,为渔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额143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8%,保费规模突破6亿元大关,保险规模和保障水平保持全国同业领先地位。

  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2018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工作的意见》,要求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必须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逐步扩大参保对象、保险险种和责任范围,进一步完善渔业互助保险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渔业生产风险保障水平,为渔业产业兴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渔民增收、渔区和谐稳定,为渔业互助保险发展提供了发展导向和政策保障。

  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发展坚持服务于“平安浙江”“平安渔区”建设,我省渔业互助保险机构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取安全监管部门和渔业主管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渔业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通知》,固化了“互保+服务”安全生产监管模式,明确在渔业安全生产领域继续推进渔业互助保险,在巩固提升渔业安全生产保障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互助保险的事故预防功能,利用差异化费率调节、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教育宣传、政保信息共享等措施,切实助推我省渔业生产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改革。

  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发展坚持服务渔业的宗旨,我省渔业互助保险机构坚持公益性导向,力求在转嫁渔业生产风险的基础上,持续下调保险费率,渔船和雇主责任互保费率降幅分别达50%和75%,有效减轻了渔民生产成本。2018年进一步优化惠渔政策,落实雇主责任超额优惠、阶梯式无理赔优惠、全年参保优惠等政策,切实提升渔民参保积极性。同时,深入推进会员服务工作,贯彻“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落实保险人一次性告知义务,推进理赔上门收集材料服务,打通省内异地办理业务渠道等,积极开展渔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补助渔民购置安全救生设备,鼓励支持渔船海上救助行为,有效提高渔民会员满意度。

  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逐渐成长发展为政府和渔民可信赖、可托付的互助组织,为我省渔业经济发挥“减震器”和渔区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