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汕头市水产研究所(2011年改名为汕头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2019年机构改革后合并为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从2000年开始,将大型藻类的研究和开发定为科研主攻方向,承担了多项海藻相关科研项目,其中省科技专项4项、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2项、省科技兴海(兴渔)项目4项、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以及其它专项项目。 该中心站通过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中国海洋大学汕头海洋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完成粤东大型海藻资源的系统调查,建立粤东大型海藻种质库。该场从粤东海域采集野生坛紫菜进行育苗及栽培试验,开展坛紫菜良种选育,从多个品系中选育出耐高温、生长快、品质好的“汕优1号”坛紫菜新品系。2010年原汕头市水产研究所水产种苗场开始申报省级水产良种场的建设,于2013年4月被原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为省级水产良种场,定名为“汕头紫菜省级良种场”,成为广东省唯一的海藻良种场。 ▲ 紫菜良种场场貌 ▲ 紫菜良种场实验室 ▲ 采集野生紫菜 ▲ “汕优1号”坛紫菜 开展紫菜良种选育攻关二十载 广东省粤东海域海藻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也适合南北多种海藻的栽培。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粤东地区开展紫菜栽培和人工育苗以来,紫菜产业不断发展,目前已达到规模化、产业化,并形成了种苗、栽培、加工、销售一条产业链。但至本世纪初,紫菜培苗场每年都是从人工栽培海区采摘一些紫菜作为种菜,没有经过严格筛选和提纯复壮,也没有新品种可以引进,造成紫菜品种退化,病害增加,产量下降,严重影响了紫菜栽培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汕头紫菜省级良种场位于汕头市澄海区莱芜,省道从旁边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周围便是著名的莱芜紫菜产区。良种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拥有育苗室3座,配备完善的供电系统、抽水系统、实验室、质检室、档案室及相关的科研、生产设施,配备有显微镜、解剖镜、水质分析仪、光照培养箱、烘干箱、高压杀菌锅、超净工作台等仪器设备。2000年开始,他们同汕头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集美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紫菜良种选育和育苗技术的攻关,或直接引进他们选育开发出来的紫菜良种。 近年来,该场还制定了《坛紫菜人工育苗技术规程》(DB44/T1272—2013)、《坛紫菜海区栽培技术规程》(DB44/T1434—2014)、《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扩繁技术规程》(DB44/T1731—2015)等三项紫菜方面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并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汕头海藻资源调查及开发》科技成果(第一完成单位)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得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汕头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坛紫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科技成果(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014年度汕头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和汕头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荣福”海带新品种的培育及应用》科技成果(参加单位)获得2008年度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紫菜良种宣传推广 ▲ 紫菜良种栽培示范 ▲ 上:获得省科技奖,下:获得市科技一等奖 选育与推广“汕优1号” 广东坛紫菜人工栽培的种苗最初是从福建引进的,而以前的紫菜培苗场都是使用人工栽培的紫菜作为种菜,因此广东以前栽培的坛紫菜的种质都是来自福建的野生坛紫菜。该场在海藻资源调查中发现粤东海域还有完好的野生坛紫菜资源,尤其南澳周边的岛屿、礁石,由于交通不便,野生坛紫菜资源受人为破坏较少,而且由于长期适应粤东海域的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状和本地适应性,可为我省紫菜的良种选育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广东省又处在坛紫菜栽培适宜海域的最南端,坛紫菜栽培生产经常因高温天气而发生病害、减产甚至绝收。 因此该场根据广东省紫菜栽培产业的需求,将耐高温、生长快、品质好等优良性状作为紫菜良种选育的主要目标。 坛紫菜无论是野生群体还是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为选择育种提供了条件。因此该场选择了以选择育种为主、结合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路线。2007年我们从南澳县平屿岛采集野生坛紫菜,经过连续6年的选育,选育出耐高温、生长快、品质好的“汕优1号”坛紫菜优良品系。 “汕优1号” 坛紫菜与传统栽培坛紫菜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耐高温。每年在坛紫菜栽培期间如出现异常高温天气,水温大幅度回升,传统栽培的坛紫菜都出现烂苗现象,紫菜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汕优1号”坛紫菜能忍耐较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在海区栽培中较少出现烂苗现象,表现出良好的耐高温性状。(2)产量高。“汕优1号”坛紫菜由于生长快、烂苗少,产量比传统栽培的坛紫菜提高10%-20%。(3)品质好。“汕优1号”坛紫菜的干紫菜光泽好,紫菜特有鲜甜味浓,口感佳。 从2008年起,坛紫菜优良品系“汕优1号”在粤东和闽南等地应用和推广,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反应良好。由于干紫菜质量好,深受消费者青睐,价格比普通坛紫菜高,经济效益显著。 为了进一步开发粤东野生紫菜种质资源,同时也为紫菜生产提供更丰富的优良品种,从2015年起,良种场又以南澳顶澎岛的野生坛紫菜为选育材料,继续开展坛紫菜新品系的选育,该品系(暂定为“汕优2号”)同样具有耐高温、口感好、味道佳的优良性状。 引进与示范推广紫菜良种 为了丰富广东坛紫菜栽培品种,从2009年起,该场从集美大学引进坛紫菜“闽丰1号”优良品系(2013年4月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认定),在坛紫菜栽培区域中水温最高的粤东地区进行育苗和海区栽培测试及示范推广。2009年至2012年,示范推广的“闽丰1号” 坛紫菜平均亩产量比传统栽培的坛紫菜品种提高了20%以上,而且具有耐高温、生长快、成熟晚,生长期长的优点,收获的紫菜质量好,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2013年,该场从上海海洋大学引进了“申福2号”坛紫菜,虽然当年紫菜苗下海后遇到高温天气、台风和水质差的特殊情况,“申福2号”紫菜苗生长变慢,但异常天气过后能恢复正常生长,而对照组的传统坛紫菜品种则出现严重的烂苗现象,部分甚至无法继续生产下去。“申福2号”坛紫菜(2014年4月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认定)是上海海洋大学在国家级良种“申福1号” 坛紫菜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具有壳孢子放散量较大(相对于“申福1号”)、生长速度快、生长期长、品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这表明“申福2号”抗逆性良好,在水温高、海水交换少、水质差等异常天气和海况环境条件下,优势更为突出,适合在粤东地区应用推广。(出处: 海洋与渔业杂志 廖静 何志超)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评论
相关每日行情
推荐每日行情
点击排行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与报障:2385656146@qq.com 联系方式: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点这里在线提交。 版权所有 © 中国农业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