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喜英特色蔬菜配送告诉您水果入库及储存方法(二)
二、果蔬入库后
果蔬在采收后,最*好在原料产地及时进行冷却把果蔬内部的热量散出。冷却后的水果用冷藏车运到冷藏库可直接进行冷藏。如果原料产地未经冷却的果蔬,进入水果冷库间后,要采取逐步降温的办法,防止某些生理病害的发生。
例如红玉苹果先在2.2℃储藏,然后再降到0℃储藏,可减少红玉斑点和虎皮病的发生。又如运输途中温度较高的鸭梨,直接进入0℃库房储藏,很容易发生黑心病。如果采用逐步降温的办法,可大大减少黑心病的发生,并延长了鸭梨的储藏期限。
三、不同种类的水果应控制在各自的最适温度下进行储藏
因为不同种类的水果,它能忍受低温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不适宜的低温和冷冻,会影响果实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风味品质的变化或生理病害的产生,这对储藏是不利的。以水果来讲,一般产于南方或夏季成熟的水果冷库,适宜的储藏温度较高。因此高温冷藏储藏水果,应根据不同种类,控制不同的储藏温度。
蔬菜家庭专业配送
蔬菜跟市民的生活可谓息息相关,其价格波动自然牵动着市民的神经。暂且不考虑自然因素所造成的价格波动影响,从社会因素来讲,近年来蔬菜产品价格存在着上涨趋势。
1、从城镇化的背景考虑,加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导致人均蔬菜产品的消费随之增加,需求的上涨,进而拉升了市场价格。
2、生产成本也在上升。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崇光曾撰文称,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后,蔬菜亩均生产成本由1998年的1183.69元上涨至2011年的2075.37元,上涨幅度达75%,其中人工成本上涨幅度为135%,物资和服务费用上涨幅度为34%。3、货币供应量的增发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李崇光认为,这对果蔬产品价格上涨的贡献达到30%—50%。
4、据央行公布报告,今年上半年,M2(广义货币)余额近150万亿元。而2008年底,M2才不足50万亿元。M2增速较快,意味着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也撰文称,价格永远是一个货币现象。他认为,本轮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非天气、节假日因素能够解释,而货币供给的回升(2015年二季度后)与之基本上是同一过程。
蔬菜销售前、中、后的处理流程:
1、 叶类菜在上柜销售前,必须进行苏醒处理,将打理好的叶类蔬菜浸入0℃保鲜剂冰水中进行浸泡2-3分钟,再捞起沥干水后即可上柜销售。
2、 营业时间内对柜台上销售的蔬菜按时进入补水、翻台处理(补水:用冰水喷洒在蔬菜上)。
(1)、补水处理:
夏季(6月~10月份),每1小时必须补水一次;
冬季(11月~5月份),每2小时必须补水一次。
(2)、翻台处理:
每天至少翻台不得少于2次(12点开始一次,16点开始一次),如排面蔬菜品质差,则需增加翻台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