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称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往往看到长“白毛”时,这是已经发病比较严重的鱼体了。 发病原因 1、水温低,这是发生水霉病的必然因素,水霉在5~26℃均可生长繁殖,繁殖适温是13~18℃,水温高于25℃后很少发生水霉病。 2、鱼体受伤:这里指的鱼体受伤包括鱼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放苗过程中操作不当受伤、低温冻伤等,鱼体受伤后,水霉菌的游动孢子可乘虚入侵并引发水霉病;对于体表完整、体质较强的个体,一般不发生水霉病。 3、体表寄生虫: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在晚秋气温下降后,未用最后一次杀虫药,致使体表原先残存下来的寄生虫(如锚头鳋、鱼虱等)得以存活,寄生部位存在伤口引发水霉病,这一点大家都很容易忽视,针对这一点我建议各位在每年10—11月份左右使用一次这种维持时间较长的杀虫药杀一次体表寄生虫 4、冬春季池水过于清瘦,保温性差,在过于清瘦的水体中,水霉孢子的繁殖速度及游动较肥水水体要强,因此,冬春季过于清瘦、保温性差的水体增加了感染的水霉病的机率。 5、池中有死鱼未及时捞出,增加了水霉菌丝的繁殖速度。由于水霉菌是腐生性的,在死亡鱼的尸体上水霉的繁殖速度特别快,进而感染其它受伤的鱼。 6、鱼体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差,易增加感染的机率。 水霉病要做好预防,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真菌红克 10万+养殖场数据验证 有效预防治疗水霉、红斑、烂鳃、赤皮、烂皮、腐皮、溃烂、打印、疖疮、烂鳍、烂尾、肤霉、脱粘、白头白嘴等病的发生 。 功能主治 【产品特点】 本品采用国际的生物工程工艺蒋水杨酸与二硫氰基甲烷络合而成 具有的溶解渗透作用。本品进入水体后,能迅速扩散开来,充分与水融为一体,其强有力的渗透性能快速渗入养殖池底淤泥以及养殖动物体表,从而消除水产动物体表、水体、淤泥中的有害物质。还水产动物一个健康的机体以及洁净的生长空间。 【作用用途】 1.对水产动物体表的水霉,鳃霉有的剥离分解作用。 2.修复伤口,对各种水产动物因红斑、皮肤病、打印、赤皮、烂尾、溃烂、腐皮、肤霉、脱粘、白头白嘴、烂鳃、水肿、出血等引起的各种伤口能快速愈合。 3.快速净化水体,从而抑制降解水体中的各种杂菌及病原体,给水产动物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生长环境。本品定期使用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发病率。 【适用范围】 本品使用于甲鱼、鳗鱼、鳜鱼、鲈鱼、鮰鱼黄鳝、泥鳅、海参、河豚、大鳞鲆、虾蟹、四大家鱼等各种海淡水鱼类。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用1000倍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 1.对体表长白毛、皮肤溃烂、伤口愈合每亩·米用30-40ml;视情况可连用2次。 2.放苗后每瓶用4-6亩·米水体,可有效预防水霉、鳃霉、体表创伤感染。 3.本品定期使用调节水质,有效预防水霉、红斑、烂鳃、赤皮、烂皮、腐皮、溃烂、打印、 疖疮、烂鳍、烂尾、肤霉、脱粘、白头白嘴等病的发生。 补充说明 【不良反应】按说明使用,未见不良反应。 【包装规格】200ml/瓶 30、液态碘化钾 【主要成分】复合碘20% 【性 状】红棕色粘稠液体 【适应对象】可用于鱼、虾、蟹、海参、鳗、蛙、甲鱼等各种海淡水产养殖动物 【药理作用】本品为有效碘。在水中释放游离的分子碘而起杀微生物作用,碘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也可杀灭细胞芽孢、真菌、病毒、原虫。 【主要功效】 ◎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以及各种病毒性疾病; ◎虾类:杆状病毒病、甲壳附肢溃疡病、黑白斑、褐斑、烂鳃、黑鳃、红鳃、红腿、红体、烂眼及荧光病等; ◎大菱鲶、鳜鱼、鲳鱼、大口鲶、黄鳝、鳗鱼、黄颡鱼等鱼类的暴发性出血病、烂鳃、赤皮、打印、坚鳞、溃疡病及因寄生虫引起的细菌感染; ◎蟹类:水肿、烂鳃、肠炎、甲壳附肢、肝坏死病等。甲鱼:红脖子、白点、红白底板病等。海参:化皮病、溃疡病等; ◎预防治疗鲫鱼鳃出血和大红鳃,提高草鱼对病毒的抗病能力。 【用法用量】 1、常规预防:稀释 1000 倍后,每瓶本品可用7~9亩(1米水深),全池均匀泼洒,每10天一次。 2、养殖池水体消毒:稀释 1000 倍后,每瓶本品可用6~8亩(1米水深),全池均匀泼洒。 【有效成分】10% 【注意事项】勿与维生素 C 类强还原剂同时使用 【不良反应】按说明使用,未见不良反应。 【包装规格】500ml/瓶 联系人:常女士 电话:13783558973 |





